9.11.11

柴燒仙草味 遵循古法 以木柴熬煮12小時 野草變黃金

農家子弟出身的張容豪,29歲之前種田、賣肥料,但他不只是苦幹實幹的農人,還有滿腹生意經。
婚後,因心疼老婆陳品諭安親班工作壓力大,為讓她脫離本業,開了1間仙草店,遵循古法、以木柴熬煮12小時的仙草,熬過慘淡經營的第1年;因天然好滋味,漸受歡迎,第2年,要求加盟者絡繹不絕;第3年,不被父母認可的事業,在媒體報導下打開知名度,始獲肯定。
為降低成本,明年將整頓山上4甲地,自種仙草、愛玉,繞了一圈,他還是回到農家本業,發揚父志。
採訪╱彭蕙珍 攝影╱黃競鋒

「用木柴12小時燒煮、悶出來的仙草,味道就是不一樣。」新凍嫩仙草老闆張容豪說,為了煮一鍋好吃的仙草,他在老家新社附近,詢問8~90歲以上高齡老人,到處尋訪煮仙草的秘密。此時,他才明白,仙草真難煮。
「古人用天然的方法煮仙草,再燒稻草,提煉含有天然微量元素,包括矽、鎂、鋁、鈣等。在仙草內加入天然食物鹼,讓它結凍,無色無味。」他說:「現代人在仙草裡加入化學鹼粉,讓它凝固,因為對人體有害,所以我們不用。」
父親是農夫、張容豪在父親的要求下,求學時讀農校,退伍後身為么兒的他,留在家裡幫忙,種植有機蔬菜、花卉;29歲赴外工作,賣化肥。他很清楚化學原料對人體的傷害。只有提供天然、純潔的食物,才是正途。

味道奇佳 生意有起色

具研發精神的他,不是為了做生意,而是真心為了煮好這杯仙草,研究各式煮仙草方法。「用柴燒,是為了省瓦斯費。」他不諱言的說:「剛開始每天試,1個月瓦斯費2500元,買木柴回來燒,2500元可以燒3個月。」卻發現,用木柴燒煮、悶過後的仙草味道奇佳。
用柴火燒必須有寬廣的地,幸好老家在新社山上,附近沒有住家。煮出來的仙草味道很好,親朋好友鼓勵他們自行創業。陳品諭長期因工作壓力大,每天服用頭痛藥,張容豪擔憂她的身體無法負荷,「我是為了讓她離職,才開這家店。」
「第1年生意非常不好,曾經差到1天只賣1碗,是房東來買。他怕我們撐不去,來支持。」為了省錢,選在有觀光客人潮、租金不高的大坑開店,生意卻沒起色;第2年,外送客戶穩定,門市做出口碑,生意好轉,身兼二職的張容豪才返回店內、全心幫忙。

自行栽種 原料免煩惱

「芋圓是店內的另一特色。」他強調:「用整顆芋頭做成芋圓,先將芋頭煮熟,一部分切成塊,一部分打成泥,和入麵粉後,再將芋頭塊包在芋頭泥中間;接著,用手壓成條狀,切成塊狀,入鍋再煮3~5分鐘。」費工製成的芋圓,大受饕客喜愛。
張容豪持續研發新產品,「想到三更半夜,好幾天睡不著。」為破解杏仁好吃秘訣,幾天未眠,終於想出方法。為降低成本,將整頓山上4甲地,自種仙草、愛玉等食材,「成本一直在漲,只好自己種。」他也發現「愈陳的仙草,煮起來愈香。」只有自行栽種,才能囤積原料。
29歲之前,他在老家幫老父種田,沒賺到什麼錢;曾經種了3年葡萄,大虧100多萬元。赴外謀職,及至創業,都令期待他在身邊相伴的父親不甚諒解,「他覺得務農很好,我告訴他不賺錢。」父子意見不合,小有衝突。
現在,他利用家中原本的土地、栽種植物,還計劃開放民眾參觀,讓更多人從源頭了解仙草。張容豪在外繞了一圈,依舊回到父親身旁。只是這回,他要依照自己的方法,將田裡的野草,變成黃金,讓家人及員工過著更幸福的生活。



自建爐灶

在新社老家山上挖洞建爐,經12小時燒煮、再悶5小時,提煉出仙草的香氣及色澤。

回收仙草

仙草愈陳愈香,尤其用放了3年的老草煮起來有股清香味。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